登录   | 注册
首页>大数据应用>案例展示

FAX     010-65536338

TEL    010-65536339

解码后疫情时代的“医疗行业未来投融资大变局”

发表于:2022-10-17 14:24:31

后疫情时代,资本更青睐哪些医疗行业投融资?医疗行业投融资将会发现哪些变局?

       

       

寒冬将至,未来已来,

       

众巨头纷纷入局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将传统行业从线下搬到线上,颠覆传统塑造新生态。疫情期间,国家为解决以慢病患者难以及时满足基本就医的痛点,积极突破“互联网+险”、“医+药+险”全链路在线化模式在诸多省市初步落地,成为里程碑变化,使得慢病人群具备触网意愿,除阿里、京东等平台外,诸如腾讯、百度、美团、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流量平台都在加速布局医药产业,使得医患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实现终端场景分离,形成入口多样化的医药产业平台化发展格局,并进一步带来医药产业商业模式的重塑。

       

未来,“互联网+医”、“互联网+药”、“互联网+险”全面进入数字化基建时代,人、处方、药品、医保等数据有望在同一网络中集成,医药产业全域数据网络有望形成;同时,科技龙头加快入局健康产业有望形成全面跨界融合生态,个人健康管理走向家庭健康管理,健康数据全面互联互通,开启数字健康时代,基于传感器发展的物物相联场景有望形成“载体-技术-服务”的全面跨界融合生态,无界健康管理将成为可能。

       

       

商业保险,补充医保,

       

未来将更彻底融入医疗行为

       

2021年6月,国家医疗保障局下发《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目标增添法律规范,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互补、形成合力。该意见稿的发布是我国医疗保障法治化建设的里程碑事件,必将推动我国医疗保障发展进入崭新的阶段。

       

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改革,给商业健康保险带来发展良机,市场风口下,健康保险大发展时代已至,保险公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未来会有更多的模式及产品涌现。差异化竞争路径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慢病、特病细分领域面临巨大发展空间,也更考验保险公司是否拥有一技之长。

       

真正的健康保险,一定是建立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改革之上”,体现在商业领域,就是打造“医+药+险”的服务闭环,健康管理也被业内视为是这一模式深度融合的抓手。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是一个小蛋糕逐步做大的过程,这里边包括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失能收入补偿保险几部分,由于医药领域市场化程度更高,可能医疗险发展速度会更快些,同时带动其余部分共进发展,逐渐融入到大医疗、大养老、大健康的历史机遇中。

       

       

医疗行业,赛道细分,

       

投融资布局更具前瞻性

       

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力、新靶点、新技术是趋势。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政策的主题已变成“腾笼换鸟”,即“调结构、促创新”。随着“4+7”带量采购施行、医保目录调整等对传统药企带来的冲击,以及国内部分药企加快步伐追赶国际领先药企,可以预见未来十年国内药品销售占比格局中,特色药、一般仿制药的比例会被大大压缩,而仿创药和首创新药将会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创新药研发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然而正是这种差距带来了机遇,本次疫情会进一步加速、倒逼中国医药企业进行创新。

       

医疗器械行业,便携化、费用低、可交互是未来趋势。此次疫情过后,政府也会对基层医疗、分级诊疗等领域加大政策和资源投入,以解决这次疫情中暴露出来的诸多医疗资源差异化分布所带来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基层医疗医院建设相关的设备投入,而基层和分级诊疗对于设备产品特点的要求有着与大三甲医院不尽相同的逻辑。基层会更加青睐POC类设备,即具备便携化、单价可控和人机智能交互优点的医疗器械。

       

体外诊断行业,更快速、更准确、更智能是未来趋势。此次疫情中,国内有超过上百家的体外诊断公司开发出了新冠病毒的检测试剂盒,未来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会有更多的资金和创业者进入到传染病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当中来,如何挑选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和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是给投资者带来的另一个挑战。

       

 

       

信息来源:北大纵横

       

金牌店长培训指南

付费课程
课程分类:视频
发布时间:2014.03.02
订单价格:¥2000
确认付款方式:

账户余额

2000.16

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