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X 010-65536338
TEL 010-65536339
8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审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对比此前的二审稿,“开展远程诊疗、远程影像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写入了三审稿。
目前,远程医疗在我国发展的条件已经逐渐铺设成型,加速发展已经近在眼前。一方面,国家从政策上推进的医疗改革给了远程医疗极大的支持。今年的一号文件专门提出了,“推进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与省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积极发展惠及农村的远程会诊系统”。随着试点的进行,业内还将传来利好消息。另一方面,资本对远程医疗的追捧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在2014年,仅仅中国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就达到了6.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26%。对于我国尚处于起步期的远程医疗行业来说,大量资金的注入将给予企业加速发展的动力。
远程医疗产业链
参考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的远程医疗,已经形成了提供信息服务、提供医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医疗大数据等几个可行的商业模式。从中,可以把整个远程医疗的产业链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提供终端硬件设备的公司有九安医疗、三诺生物;
第二,医疗信息化的公司有万达信息、东软集团;
第三,发展医疗机构云平台的公司有爱尔眼科、乐普医疗、朗玛信息、九州通。
远程医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医疗的水平及质量,因此,优质的医生资源是整个产业链的关键。在产业链中,能够掌握医疗机构里的医生资源的平台类公司最有优势。其次,在用户通过远程医疗进行问诊时,庞大的个人信息汇聚到系统里,掌握这类信息有助于了解医疗市场的需求及个人健康状况,相关信息采集商可以在这些方面占据主动。
互联网医疗变现具备基础
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全国覆盖,互联网医疗变现已具备基础。2018年7月,财政部会同卫生健康委下达中央财政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补助资金23.3亿元,专项支持832个国家级贫困县提升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临床服务能力。其中,6.7亿元用于支持832个贫困县166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远程医疗设备,开展远程医疗等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目前,包括信息化建设在内的基本建设支出主要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截至2018年底,全国19个省份建立了省级远程医疗平台,全国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了所有地级市和1808个县(县级市)的2.4万余家医疗机构,其中包括所有国家级贫困县。远程医疗平台叠加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为互联网医疗变现打下基础。
总结
互联网医疗与商保或在医疗信息化创新业务中率先变现。远程医疗在现有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中,政策支持力度较大,收费模式较为明确,模式较为成熟,医院、医生甚至医疗信息化公司可多方参与分成,将成为互联网医疗的重要变现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互联网诊疗项目纳入医保,在医保为主商保为辅趋势下,医疗信息化与保险合作空间大,合作方向包括医院-商保直连/直付平台、医疗大数据脱敏使用、商保销售分成等。因此互联网医疗与商保或将成为医疗信息化率先实现创新变现的两大领域。
内容来源自:凯联资本微信公众号